找到相关内容1865篇,用时1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弥勒净土论(4)

    。这样来看的话,当时的学者说到佛的,并不是就说他归于无了,而是认为其法身永存,所以,也就并没有立刻弃佛而求他神,更何况佛在临涅槃之前对弟子们这样说道:我后,汝等或者同类,不得以为今后再不用听世尊的教诲,也不得以为汝等亦非师也。我为了汝等,已经定了经律,汝等应为师也。  上面所讲的本来是有关佛的上首弟子的事情。因为他们尚处于没有超脱世俗情感的界位,所以在佛陀的时候就辗转反侧,悲叹号哭。...

    (日)松本文三郎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0348768.html
  • 百丈怀海禅师丛林清规初探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世寿六十六。穆宗长庆元年(821)敕谥大智禅师。 制订清规背景 研究百丈丛林清规必须要了解怀海禅师制定清规的历史背景。 百丈怀海禅师...合理部分,制定出一部新的制度,因此《百丈清规》应运而生。 百丈清规管窥 怀海禅师最初制定的《百丈清规》现已失传,现在所传的《敕修百丈清规》是在百丈禅师后五百多年,由大寿...

    慧 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0452878.html
  • 历游天竺记传

    )、初转法轮(在波罗[榜-旁+柰])、论议降伏外道(在舍卫)、为母说法(在僧伽施)、为弟子说法(在王舍)、预告涅槃(在毗舍离)、(在拘夷那竭)的八大名迹以及其他遗迹。又记载了佛石室留影(在那竭)、...般遮越师),师子国出佛齿及其国王为罗汉举行阇维葬仪等法会的盛况,乃至舍卫城调达徒众的供养过去三佛、不供释迦文佛等,都系他当时亲见的实录。本书还记载北印陀历国有阿罗汉协助巧匠雕造的长达八丈的弥勒木像,...

    游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1360703.html
  • 论断非法非义

    :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迅速,释迦牟尼佛后,正法律无常迅速的变,传说世尊千年佛法便也了。正法律住世只有千年,这是从世尊后便渐次变,到了千年之际而尽。如同油灯渐次燃烧而尽,不是于世尊千年之间正法律都完整无失,到了千年已尽才突然变。若佛法从纪元元年传人中国,传人中国的佛法已离世尊约有五百年,大家闭著眼睛想想看,五十年前的历史史实都已模糊不清,虽有史料为证,仍是非真假难以辩明...

    释从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3066082.html
  • 新年伊始 一齐恭颂“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波婆利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跌坐,如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l因此,我们下应以凡夫心量去测度弥勃菩萨的证境。  目前在兜率内院说法的弥勃菩萨,约当人间五十七亿年之后下生娑婆,证成佛道,广度众生。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后,即分三次大转法轮,这就是有名的“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前,曾将未度尽的众生付嘱于弥勃菩萨。因此,只要过去、今世、未来...

    汝 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0369439.html
  • 什么叫做三宝?

    头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宝。因为佛陀之後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所谓化相三宝:(一)释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至的阶段中,...升反堕的行为了! 我们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的化相三宝,只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後,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之後,...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4576282.html
  • 酒与佛教

    病。又《毗尼母经》卷五也有允许病酒者于瓮上嗅酒昧、以酒身、吃用酒和面作的酒饼,乃至于酒中自溃的记载,不过这些方便,在佛陀后,亦成为引生争论的问题。佛陀后一百一十年(公元前276年)前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3041012.html
  • 佛陀的晚年

    活生生地从裂开的地缝中,堕入了火山口似的地狱之中。 然而今天,对于这项传说,不能不作重新的考察,因为现存的佛典,即使是最原始的,也是在佛陀之后,由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召集了与他意趣相投的长老比丘们,结集而成的;此后也是以大迦叶一系所传者为正统的佛教。从这一点说,现存的原始佛典,也难免没有派系的色彩在内。佛世并无派系的名目,但已有了各大弟子各别领导第二代再传弟子的事实。一旦佛陀,这种色彩...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341994.html
  • 浴佛的起源与深意 (上)

    浴佛的起源与深意 “浴佛”在经上,是佛陀金口所宣的,经上记载,有菩萨问佛:“佛陀您在世时,威德赫赫,众生见闻欢喜,起大布施心、大无我心,极尽所能的供养您老人家。可是当您后,众生当以何因缘而生起大布施心、大供养心、大精进心,以获得福报与智慧?佛陀您在世时,众生求解脱得解脱,求子得子,求如意得如意,您后,众生无依无靠,有各种所求当如何?”佛陀说:“当起塔,当敬我的法……,当浴佛。” ...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745112.html
  • 佛学

    怨憎会苦"(违背自己的心愿而与不相投的人在一起)及"五取蕴苦"(本人不太清楚这是什么苦).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苦海,人生一出世就开始在苦海里奔波.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岸就是佛教中指的"捏磐"或"",即"四谛"中的第三谛---"".""说得通俗就获得解脱,那么必须弄清造成痛苦的原因,这就是"集"."四谛"中的第二谛,"集"本意是造成痛苦的原因.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的根源就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145801.html